close

現實與浪漫 - 網頁設計

http://webdesign.zoapcon.com

最近終于看掉了Donald Norman的《設計心理學》(英文是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不知道怎么翻的),加上之前看過諾大師的《情感化設計》,我似乎看到了一位宗師從現實主意到浪漫主義的升華。(大師是先寫《設》再寫《情》的,我看的順序反了)

《情感化設計》里面把設計的目標分為三個層次,即本能水平設計,行為水平設計,反思水平設計(有說是對應了心理學里人腦的三種不同的加工水平: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本能水平就是純生理的視覺沖擊,所謂第一眼美女,沒什么好說的;行為水平其實就是《設計心理學》一書的內容了;而反思水平是大師的又一次升華,把純心理需求也納入了產品設計的考慮范圍。

行為水平的設計,和我們現在的工作還是很接近的,能把產品做到用起來爽、貼心就已經很不錯了,生活中還是有多讓人不滿的產品,而一般對現實不滿的人都會是現實主義的。雖然大師舉的都是傳統產品的例子,但一些原則卻是非常基礎,讓人印象深刻,比如:

? 反饋:動作前的可預測、動作中的積極響應、動作后的可評估。

? 容錯:一些貌似多于的強制性設計,不可逆操作可以后悔,“用戶沒有錯,所有的錯都是設計的錯”。

? 簡化:充分利用用戶已有的知識,利用心智模型,利用標準化,利用一切。

當一個產品在行為水平上做好以后,就可算是一個優秀的產品了,但要做到偉大,大家都發現反思水平上的情感因素變得更重要了,所謂飽暖思淫欲啊,人總是那么不知足,當現實的問題解決了,就要開始浪漫了,當然也有對現實絕望而轉向窮開心式的浪漫的,扯遠了。只有更進一步的讓人不但用起來爽,而且想想都或開心、或傷感、或恐懼……的設計,才會華麗麗的升級為ART(這里用純大寫來表達“藝術”的牛逼),也許iphone算,也許一些創意家居用品算(淘寶上很多)。

不過,對于要給大多數普通用戶用的產品來說,這第二、第三層次的設計還是要挨個滿足的,反思的設計現階段最多只是面包上的果醬,真的做一個沒有行為水平、只有反思水平的“卡洛曼茶壺”,那也只能給閑得蛋疼的用戶們去“用”了。

現階段,還是得默念一百遍:我們是現實的設計師,不是浪漫的藝術家……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網頁設計 web design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marketin 的頭像
    imarketin

    imarketin的部落格

    imarke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