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支付寶實名認證中的困惑 - 網頁設計

http://webdesign.zoapcon.com

 

  幫一位MM開通她的淘寶網店,在進行實名認證時,遇到了一些問題,讓這位準店主感很郁悶。說明一下,當時為了提高準店主MM的WEB操作水平,讓她本人親自操作,我只在一旁觀看,這也算是幫淘寶與支付寶做了用戶測試了。


  困惑一、未知操作可能讓準店主們退縮:

  準店主MM滿心歡喜的要發布寶貝時,進入了下圖中的頁面,提示要先進行實名認證,否則買家是看不到寶貝的。但在此之前,并沒有提示過開店鋪有這樣的步驟(也可能提示過,但被準店主MM忽略了)。

 


  總之,這種“臨時”出現的任務,讓人感覺在淘寶上開店,可能還會遇到其它的未知陷阱,會對準店主造成心理負擔。如果將所有要進行的操作,以分成幾個步驟,讓用戶可以有個更直觀的整體概念。但有些操作,要在淘寶、支付寶、網上銀行等幾個平臺間切換,實現起來恐怕有些難度。而且,開網店賣貨需要進行的操作比較瑣碎,都直接列出來,可能在第一步就嚇走一批準店主。

  能不能將這些操作再簡化一些呢?比如,將實名認證與銀行簽約整合到一起。

  困惑二、沒有識別出用戶的支付方式:

 



  點擊“現在去認證”按鈕后,進入了身份證件所在地區與認證方式選擇界面,如上圖所示。這里因為大陸用戶比較多,將“中國大陸用戶”設置為默認項,這沒有什么問題。但論認證方式的識別應該精準一些,如果沒有這樣的判斷,可能會讓用戶的操作出錯,而且這應該不是很過份的要求。

  在注冊支付寶帳戶時,需要與銀行進行簽約(如果用戶進行實名認證時還沒有簽約,那可以使用默認項),進行實名認證時就網站可以知道,用戶所選擇的銀行是否支持“支付寶卡通”。根據觀察與分析,多數用戶會使用在支付寶簽約的銀行卡,來進行實名認證,一方面是怕涉及多個銀行卡麻煩,另一方面是擔心換張銀行卡會導致操作失敗。

  一般來說,初次開店鋪的準店主們都比較謹慎,尤其是對WEB操作不熟悉的用戶更是如此。當進行涉及到網上銀行的操作時,他們會嚴格按照網站上要求的操作流程去做,不會自作主張做額外的選擇,因為怕出錯。遇到操作提示中找不到的問題時,她們會非常的緊張,認為會對自己的銀行帳戶造成損失。

  前面所說的那位準店主MM,在這里就因為粗心大意,沒有看清默認選項,犯了個錯誤。她與支付寶簽約的是一張農業銀行卡,不支持“支付寶卡通”。但到了這個界面,她想都沒想,直接點擊“立即申請”按鈕,完成了接下來的幾步操作后,最后的申請表格總提交不成功,仔細一看居然跑到招商銀行網站上去了,無端的浪費不少時間。

  用戶遇到這樣的操作錯誤,應該與界面的引導有關系。

  所以,支付寶在此允許用戶選擇簽約外的銀行卡進行認證,對中間用戶與專家用戶來說,是方便之舉,但對于新手用戶來說,會增加她們的恐慌,還可能會導致她們的操作失敗。


  困惑三、額外操作與一致性問題:

 



  上面這個界面,有三個輸入框需要填寫: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支付寶賬戶支付密碼。從技術可行性角度看,這三部分信息,在用戶注冊、簽約的過程中,都已經提交過了,直接為用戶填上的完全可以的。

  但出于安全性與用戶情感的方面的考慮,“支付寶賬戶支付密碼”是肯定不能默認填寫好的,但另外兩項填好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尤其是真實姓名這一項,在右上角的登錄狀態中,已經將用戶的真實姓名顯示出來,而且用戶選擇非注冊人進行實名認證的可能性又很小,至少把真實姓名這一項填好,減少一些用戶的操作量,應該是沒有問題。
也許,在這個界面中,為用戶填好真實姓名這一項,都存在我沒有想到的安全隱患問題,或者違反與銀行間制訂的協議。

  那么,下面這個界面就無法解釋了,這是選擇非“支付寶卡通”方式進行認證的界面,這里身份證真實姓名是已經填寫好的。

為什么在這個界面中可以填好,而剛才那個界面卻不行呢?還是因為加上了“身份證”三個字,就產生了什么本質性的變化?

 


  困惑四、用戶的信息到底記沒記錄?

 



  提交實名認證表單后,再進入實名認證頁面,會看到上圖中的界面。下方有一行提示信息:“如果您不想繼續認證,可以撤銷本次認證申請。為了保障賬戶安全,系統將不會保留您之前提交的所有信息。”

  為了進行測試,點擊了“撤銷本次認證申請”鏈接,從認證方式選擇頁面再試一次,結果進入下圖中的界面,發現之前填寫的所有信息都已經填寫好了,這里似乎存在一個安全隱患。如果用戶使用一臺公共電腦進行認證(當然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她所填寫的信息可能會被其它人看到。

 



  雖然,這種可能性非常小,但足以讓用戶感覺到不安全。而且界面提示信息的表述,與頁面實際行為不一致,這也算是違反一致性原則吧?


  困惑五、IE以外瀏覽器無法順利完成淘寶與支付寶上的大部分主要操作:

  這也是文章中這位準店主MM的切身經歷,在淘寶開店鋪的過程中,她遇到了許多這樣的問題。

  因為她家里的電腦系統的問題,證書導入、注冊、實名認證等等操作都無法完成,IE以外瀏覽器又不支付淘寶與支付寶上的插件。到單位試試,發現電腦系統是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公司網管把IE的安全保準設置得比較高,也無法完成上述操作。最后,只能重要安裝家里電腦的操作系統,才完成了上述操作。

  這對于IT技術不全面的用戶來說,還真是不小的負擔。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觀點,希望大家一起討論。

  另外,看了白鴉與Junchen Wu兩位前輩的文章,討論設計糾錯文章有無必要的問題。個人更認同白鴉兄的觀點,感覺討論還是需要繼續下去的。
一方面,對于可用性與用戶體驗的關注,是近幾年的事情,大家熱情很高,但其實大多數都是理解不深的新人。雖然,西方有成型的理論與十數年的實踐經驗,但不見得都符合中國國情,許多在西方口碑極好的產品,到了國內不被認同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原搬照抄看來是行不通的,必須結合國內用戶的實際情況。從這個角度看,大家還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經驗、教訓都是寶貴的,多交流討論是有好處的,尤其是指出實際問題的討論,是提供產品、服務的公司和設計人員提高、改善的依據。
另一方面,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家都可以從其它人觀點與論述中得到學習,即使觀點不對,也可以增加一個看問題的新角度。而且,通過組織、闡述自己的觀點,也可以使的知識得到強化并加深理解,這怎么看也是個雙贏的局面,應該堅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網頁設計 web design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marketin 的頭像
    imarketin

    imarketin的部落格

    imarke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