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關鍵靠法治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

  “問題茶葉、膠囊、蜜餞事件”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頻發,不斷沖擊著社會大眾的心理。請問,食品藥品安全的相關標準呢?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曾提出過“媒治”一詞,媒體能夠治理社會問題嗎?這不靠譜,關鍵還得靠法治,即對標準嚴格執行、對違規嚴厲懲處。

  檢查信息披露少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食品安全法、行政許可法等規定,與食品安全監管有關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食品生產標準、食品安全執法等方面的信息,都應當予以主動公開。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法治藍皮書》的調查數據顯示,通過對全國43傢地方政府網站的調研,食品安全監督檢查信息披露還不到7成,食品生產許可信息披露僅五成。這一數據無疑是對相關部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的考問。詳細…

  依賴媒治不靠譜

  一場3·15晚會,曝光瞭麥當勞、傢樂福、中國電信等一批國際國內大品牌的問題。而《每周質量報告》的一期《膠囊裡的秘密》,則讓問題膠囊事件高潮迭起。不得不說,從瘦肉精、老陳醋,到地溝油、蜜餞,種種食品安全事件背後,媒體的不斷曝光,功不可沒。

  這些年,食品安全問題叢生,經過公眾、媒體與代表委員多年的呼籲,《食品安全法》終於在2009年出臺並實施,但食品安全問題似乎並未好轉。是的,要保障食品安全,“媒治”並不靠譜,還得依靠法治:不僅需要嚴密的法律體系,更要使法律與監管落於實處。詳細…

  關鍵在執行標準

  中國在高速前行,溫飽問題解決後,國人對生活質量的關注與日俱增,無論紙面上有沒有標準,或者這種標準尚有多少漏洞,食品藥品安全的社會心理標準都已經形成,而且這種標準隻會越來越高,遲早要跟發達國傢拉平。因此,監管部門、行業協會、業內企業都不能再抱殘守缺,指望標準長時間等著誰、遷就誰、包庇誰,指望出瞭事再解決問題。

  捍衛食品藥品安全標準的威嚴,現在看來道德喊話作用並不大,關鍵在於執行標準、懲處嚴厲。詳細…

  推安全追溯體系

  “十二五”時期,中國將推進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推進物聯網技術的示范應用,完善食品生產企業的信息化服務體系,構建質量安全、綠色生態、供給充足的中國特色現代食品工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認為,《規劃》的出臺,對食品及相關行業的影響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食品及相關產業集中度會提高;其次,有利於轉變食品工業增長方式,從根源上改變食品行業臟、小、亂、差的格局;第三,進一步提高瞭食品及相關產業整體競爭力;第四,有助於食品及相關產業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的雙抬升。詳細…

  釋疑大眾擔憂

  4月19日,在中國科協舉辦的“科學傢與媒體面對面全球視野下的食品安全”會上,多位權威專傢在強調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同時,也解讀瞭大眾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誤區。

  擔憂1 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靠不靠譜?

  擔憂2 添加劑讓人反感不用行嗎?

  擔憂3 假冒偽劣食品泛濫有人管嗎?詳細…

  食品安全責任險投保率不足一成

  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關注的今天,食品安全責任險理應被相關企業關注,但是記者瞭解到,該責任險實施幾年以來,主動願意投保的企業少之又少,甚至不超過一成。據介紹,對於已經投保的企業,食品安全責任險可以保障食品企業因疏忽或過失致使消費者食物中毒等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失。但是如果是由於生產企業自身原因造成的產品缺陷,例如使用非食用性原料、食品添加劑等原因,保險公司是免賠的。為此,專傢呼籲,需要設立專門的保障食品安全機制,制定相關法規制度和對違規企業的嚴懲制度。詳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marketin 的頭像
    imarketin

    imarketin的部落格

    imarke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